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的爆发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多地亦出台多种防疫政策以压制疫情,2020年2月7日,成都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发布了《关于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纳入住建领域市场主体信用评价管理的通知》。该文件指出:造成1人以上疫情确诊的,视为重大安全事故。造成3人以上疫情确诊的,依法依规予以一定期限市场禁入。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可见,疫情防控形势紧迫,责任重大,企业必须做好节后复工复产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病毒肺炎防控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特性:
隐蔽性,感染后有发烧等症状
潜伏周期7-14天
传染性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
早发现,早隔离
政府明令: 企业复工必须进行体温
检测和登记备查
新冠病毒肺炎防控

传统人工派驻体温
监测效率低

监控点分散,采用有
线传输施工难度大

难以整合全部数据
统一管理

普通手段难以满足各
种传染病的防控
全球共德抗疫智能体温监测方案

有效解决企业疫情防控、体温监测、信息上报汇总的信息化解决方案。
通过物联网体温枪采集终端、健康热点网关实现体温监测数据自动采集。
基于系统提供便捷方式给员工进行缺勤病假登记管理。
物联网采集数据,云系统远程管理,让企业管理者对员工的体温监测情况执行情况一目了然,首要保证执 行政府的“疫情防控指导规范“到位,同时可以用于持续的传染病防范。
满足工地、社区、工厂、车站、学校、幼儿园、医院、写字楼等多种人流量大的公共场景的测温需求。

手持测温智能监测系统


手持测温智能监测系统设备参数


2015年至今,该系统服务5000+学校、企业用户!

中国移动和宝贝、大地幼教集团遍布全国的幼
儿园使用整体的健康板块

佛山机关幼儿园、佛山儿童活动中心幼儿园,全面实现幼儿园保
健工作的信息化、智能化
业务申请
人脸识别测温终端

红外热成像

人脸识别

高温报警

精准测温
人脸识别测温终端-特点



人脸识别测温终端-参数

人脸识别测温终端


支持共德人脸识别产品系列终端接入人体温度传感器,实现人脸识别+体温检测功能
可以适应不同的场景,广泛应用在机场、火车站、汽车站、酒店、学校、社区、医院等场景
全球共德人行闸机通道产品

新闻资讯
-
【祝贺】全球共德与中国通号旗下通号粤港澳携手组建的联合研发中心(广州)顺利揭牌!
2021-03-162021年3月12日下午,全球共德与全球最大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中国通号旗下通号粤港澳(广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携手组建的联合研发中心(广州)在通号粤港澳公司顺利揭牌。粤港澳(广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郭进,总经理邓杨,市场部部长胡开鹏,市场部副部长陈彪,公司办主任张晶,公司办副主任褚衍峰,市场经理李慧颖;以及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执行董事刘佳,董事长助理龙曦,技术总监邓耀隆等双方领导高层共同见证了这一里程碑时刻。 - 通号粤港澳董事长郭进和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作为双方代表进行“联合研发中心(广州)”揭牌仪式 - 通号粤港澳介绍:中国铁路通信信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中国通号)是国务院国资委直接监管的大型中央企业,是全球领先的轨道交通控制系统提供商。粤港澳(广州)交通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通号粤港澳”)是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战略背景下,基于广东省综合交通十三五规划中有轨电车交通网络布局,由中国通号下属全资企业中国通号研究设计院集团与广州开发区交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等三家民营企业共同筹建成立。 通号粤港澳董事长郭进一直重视5G智慧新基建领域的创新发展,对此次携手全球共德成立联合研发中心(广州)给予了充分肯定,并在会上表示,在把联合研发中心(广州)逐步打造成智慧建筑行业示范标杆的这一过程中,需要继续瞄准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BIM区块链等先进前沿的信息技术,在助力各个重大的交通轨道项目的安全运行占有一席之地;立足双方当前雄厚的高新技术应用实力,针对应急预警等方面继续琢磨钻研,让联合研发中心(广州)的研发成果向多个重点轨道交通建设项目覆盖延伸,让轨道交通建设迈入安全智慧的新时代。 - 通号粤港澳董事长郭进致辞- 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发言表示在5G智慧新基建发展时代的发展推动下,加快隧道轨道交通等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BIM区块链等信息技术的融合应用已是大势所趋。此次与通号粤港澳携手组建的联合研发中心(广州),期望能够充分发挥双方的技术应用实力,先从南海区有轨电车里水示范段工程项目入手,共同打造一个具备实时应急预警能力的安全智慧交通优秀示范标杆,从而以此为榜样,助力各隧道轨道交通施工建设项目从危险源难以预测、地质情况不明了、重大风险管控难度大等常见难题与痛点中解放,共创隧道轨道交通建设层面的高质量发展局面。 - 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发言 - 专业人才与创新技术之于企业,宛如鸟之两翼,二者缺一不可。通号粤港澳-全球共德联合研发中心(广州)作为探索5G智慧新基建先进技术的新平台,将坚持需求分析与技术引领相结合,持续聚焦安全智慧轨道交通建设发展,加强对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创新管理模式的研发步伐,为5G智慧新基建的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今后,全球共德也将保持一颗探索新知的渴求之心,联合更多优秀标杆企业扩大共识,精准发力,为我国安全智慧轨道交通建设的创新发展注入滚烫的新血液!
-
共推数字安全城市建设,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一行受邀前往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交流考察
2021-03-09为进一步夯实数字安全城市建设的发展格局,加强在智慧建筑领域的深入联动,2021年3月5日,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执行董事刘佳、技术总监邓耀隆、运营总监王立等共德高层代表受邀前往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全资设立的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深圳市安全研究院”)交流考察。 (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图) 深圳市安全研究院介绍深圳市城市公共安全技术研究院(简称“安全研究院”)由深圳市人民政府创新设立,是深圳市国资委直管独资企业。安全研究院的设立是深圳市委、市政府探索城市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利用市场化、专业化服务为城市公共安全提供支撑与保障的一项重大举措和创新。安全研究院始终以城市安全发展为目标,坚定政治站位,坚持公益属性,立足“公益+市场、安全+智慧、平台+生态”发展模式,致力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研究,业务涵盖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提供政策研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事故勘查及宣教培训等城市公共安全决策咨询和技术支撑,履行公共服务职能。 深圳市安全研究院地建部副总牛永强,深圳城安软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智慧应急业务部部长纵瑞利,智慧建造业务部部长黄松、售前总监王晓亮等高层代表出席了本次交流座谈会。双方就建设数字安全城市、构建城市公共安全信息化体系等方面开展了多个层面的交流,期望能携手从根本上提升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为人民群众带来更加安全的智能城市新生活。 (交流座谈会图) 会上,深圳市安全研究院地建部副总牛永强在发言中表示,深圳市安全研究院致力于城市公共安全领域前瞻性、基础性、综合性研究,专注于事故灾难、自然灾害、公共卫生和社会安全四大领域,在政策研究、风险评估、监测预警、应急救援、事故勘查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而全球共德在智慧建筑领域的应用实践上同样具备着显著优势,此次交流将为双方日后共建数字安全城市、协同发展提供良好机遇。 (深圳市安全研究院地建部副总牛永强发言) 深圳城安软通科技智慧应急业务部部长纵瑞利发言时表示,城安软通科技聚焦智慧应急、安全监测预警等核心业务,通过模型算法技术溯源查找各种安全隐患。在公共安全风险动态管理、应急指挥调度等方面,针对整个项目的事前、事中、事后进行全面的严格管控,最终大大减少了各类重大事故的发生。 (深圳城安软通科技智慧应急业务部部长纵瑞利发言) 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对深圳市安全研究院的发展模式以及专业化服务表现了高度的赞赏和认可,并表示全球共德旗下以智慧工地为首的智慧建筑技术应用已非常成熟,有效实现了工程项目的智慧建造、智慧监管以及智慧运维;同时,继上次与深圳城安软通科技成功达成战略合作,全球共德正着手在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应急管理等专业领域积极地与智慧建筑技术进行相互融合与发展,期望此次交流能够进一步加深与深圳市安全研究院的合作,联合共德在佛山市落地相关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共同探索打造一个完整的数字安全城市建设体系,筑牢城市安全防线,解决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保障问题,实现社会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发言) 未来,在技术、产业和政策等多重有利因素的加持下,运用科学、先进的技防手段构建一个确保整个城市安全的强大安防网络这一愿景将离我们越来越近。全球共德继上次与深圳市安全研究院旗下的深圳城安软通科技达成战略合作后,此次到访深圳市安全研究院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进一步促进达成了双方在业务和产品上的融合共识,将有效助推城市安全管理在应用手段上、模式上和理念上的创新。今后,全球共德将全面加强对智慧建筑应用能力的快速整合,累积先进技术优势,进一步筑深自身护城河,与行业突出的优秀标杆并肩同行,助力相关政府部门逐步建设打造一个平安智慧的数字安全城市! (大合照)
-
致力打通顺德建筑业新脉络,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刘国兴副区长等一行莅临全球共德参观考察
2021-03-053月3日下午,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刘国兴副区长等一行莅临全球共德就推动顺德城市建设工程智能监管体系发展开展参观考察工作,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执行董事刘佳、商务部总经理杜飞、运营总监王立等共德高层代表进行了热情接待。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局长黎景带,质安科科长欧阳伟德,质安科副科长林可俊,审批科副科长何捷,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科技处处长、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主任、智慧建筑(广东)研究院院长王向东等领导嘉宾出席了本次交流座谈会。双方就智慧城市建设、平台数字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深入交流,期望能够共同致力于发展打造佛山市顺德区智慧建筑产业的生态共享,从而推动建筑行业资源优势整合,促进本土建筑产业的升级换代,让管理成效更上一层。 (座谈会图) 座谈会开始后,全球共德执行董事刘佳上台详细介绍了全球共德3.0模式,她表示,全球共德智慧工地政务版涵盖了劳务实名制管理、重大危险源管理、扬尘监测管理、起重设备安全监控系统等功能模块,通过精准的系统需求分析确保每个施工环节的逐一交底,大力推进了建筑工程进度从而协助施工方全力冲刺;智慧工地政务版的共享性质更是让散落在各个施工建筑工程环节的“数据孤岛”实现串联,逐步实现“集成化”管理,大幅提升了施工建设领域数字一体化监管能力。 (全球共德执行董事刘佳上台进行全球共德3.0模式介绍) 全球共德董事长周泳锋在致辞中表示,全球共德一直以构建良性的建筑产业生态为出发点,注重管理模式的创新、建筑施工环境的改善、产业人才集聚与培养、创新技术应用能力的提升等多个方面;通过智慧建筑生态圈模式形成广阔的集聚效应,以“让人们群众住上安心的房子”为目标,不断探索智慧建筑时代下的创新管理模式。顺德区连续八年位居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一,在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智慧建筑技术的融合加持下,将会进一步实现线上在建项目全覆盖滚动检查,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管理效率,做好提前预防,确保监管安全,促进建筑行业监管更加公正透明、规范高效,达成行业自律。衷心期望能以此次来访考察为起点,让全球共德凭借优质的专业服务以及运维来助推更多相关企业和人员使用智慧建筑一体化服务平台,共同为推进佛山市顺德区智慧建筑产业的发展而努力。 (全球共德周泳锋董事长致欢迎辞)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科技处处长、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主任、智慧建筑(广东)研究院院长王向东发言时也提到,全球共德作为智慧建筑(广东)研究院的联合创始单位之一,一直紧跟着国家发展战略。在注重数字经济、平台经济、数字化创新、智慧城市、智慧新基建等新领域的“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与全球共德联合赋能,充分深化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智慧建筑先进技术,提高了城市建设安全监管的信息化、数字化、科学化、智能化水平。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原科技处处长、佛山全球创新技术应用转化中心主任、智慧建筑(广东)研究院院长王向东发言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刘国兴副区长对全球共德“智慧工地+直采系统+产业人才发展“的智慧建筑生态圈模式表示了高度肯定与认可,并表示全球共德“共享共赢”的企业文化与时俱进,极具开拓创新精神。同时也鼓励全球共德进驻顺德,把智慧建筑高精尖技术的应用范围逐步延伸覆盖至顺德区,实现政府、建企、劳务工人的三方共赢,为顺德区带来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 刘国兴副区长还强调,智慧工地完全颠覆了费时、费力、低效、脏乱的传统工地管理模式,清楚明晰当代社会和建筑企业的现实需要。日后将通过打造智慧建筑一体化服务平台助力推动全区六百多个工地有序落实智慧工地等各项智慧建筑技术手段,强化各政府部门间的联动,促进城市建设的高质量安全发展,为施工建筑行业营造一个更好的作业环境,保证工程项目安全、平稳、顺利进行,迈入“0事故”的安全生产时代。 (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刘国兴副区长发言致辞) 随后,双方领导嘉宾从“如何针对劳资纠纷、安全生产等突出问题,在顺德区落实智慧建筑一体化服务平台体系,进一步深化智慧建筑的发展”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探讨。其中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局长黎景带还提到,站在政府的角度,安全生产以及人员管理两大方面最为重要,特别是针对危大工程的建设。全球共德的智慧建筑技术手段在工程进度控制、强化部门联动、实现信息共享等方面所发挥的效能对顺德建筑行业发展来说将是有力的推手。 (顺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利局局长黎景带发言) 共筑美好生活梦想的时代春风早已吹起,相信智慧工地、智慧建筑等高新技术将为顺德区注入全新的生机和活力。佛山市顺德区人民政府刘国兴副区长一直心系人民群众,对智慧建筑技术如何进一步实现建筑施工工程的全流程要素智慧化监管非常重视。通过此次考察交流,加深了刘国兴副区长对全球共德成熟的智慧建筑应用技术的了解,这预示着为日后双方的合作提供了广阔潜力。接下来,全球共德作为荣获“佛山国家高新区2020年度领军企业”称号的智慧建筑引领者,将继续以人为本,承载着以高标准建设智慧城市智能安全监管体系的时代脉搏,凭借在智慧建筑领域发挥的显著成效,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幸福感,为建设和谐宜居、人民满意的文明城市献出一份力量! (大合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