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发展价值
结合佛山泛家居产业制造高地的区位优势,在资源整合的基
础上,全球共德以建筑行业整合者的姿态推出了智慧交易SaaS
平台,开放需求信息,优选供应对象,两年时间平台产生的撮
合交易额近百亿元,为大量建筑产业链上的合作伙伴降低了交
易成本,让数千会员单位在平台获益。
为建筑行业人才的发
掘和发展提供信息
物的可连接,让物
与物之间发生有机
链接
促进整个建筑行业
的管理规范化
现实价值
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智慧工地智能化管理,产生的数据经过精准分析显现工程、采购的需求,
通过供应系统提供丰富的服务与材料产品解决需求,转化现实价值。
工地人员的精细化管理与管控
工地材料的成本优化和质量控制
项目进度动态管控,实时预警、及时纠偏
信息量升级
2020年共德会将智慧工地在全国范围内稳定扩容,大量建筑产业链最前端的
客户进入到平台上来。
信息价值升级
从客户升级为用户,发布更多信息到智慧交易平台,持续发生更多建材采购、
建筑服务的交易。
欢迎供应商和服务商把产品和服务信息
发布到平台上来,系统会将供求信息自动匹配
打造一个共享共赢的共德圈
智慧工地产生数据形成精准业务需求,通过智慧交易完成通达源头
的供应对接,一步到位解决智能化工地管理、需求归集、建材集采、
工程服务,提升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品质,供需双方共得收益,
共享共赢。
供应系统
需求信息链接到供应系统,全球共德的供应系统立足于佛山特有的泛家居生产基地城市,
汇集了2000多家源头供应厂家。
智慧交易一体化解决方案
通过这模式延伸发展,覆盖更广阔的空间:
1中国2018年住建项目总量高达25.8万亿,20万在建项目,广东1.5万项目,需求发布量超过300万条。
2信息数据让需求方直达源头产品,降低成本;更便捷找到合适的产品,提升效率;通过数据管控材料,保证质量。
3信息为供应方提供更多业务和客户,给予供应方更多产品展示和推广空间,提升效益。
新闻资讯
-
数字新能源产研分会盛启,共德赋能广工大校友会上线“广空间”
2024-12-30数字新能源产研分会盛启,共德赋能广工大校友会上线“广空间”凝心聚力,智慧共赢 12月22日,广工大校友会数字新能源产研分会成立大会暨2024广工大佛山联络处理事会年会盛大召开。会上,广工大佛山校友会与全球共德签约并上线启动了“广空间”校友合作平台。 会上,广工大佛山校友会执行秘书长熊薇为大家详细介绍了“广空间”小程序。这款小程序旨在为广大校友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交流平台,让大家能够随时随地分享信息、交流心得、寻找合作伙伴。通过这一平台的建立,将进一步拉近校友之间的距离,促进资源共享和互利共赢。 -“广空间”小程序- -广工大佛山校友会执行秘书长熊薇- 在广工大学校领导,学术专委会专家,分会理事会成员和会员,佛山校友会理事会,广工大各地方校友会代表嘉宾以及行业校友代表嘉宾等约300人的见证下,全球共德与广工大佛山校友会正式签署合作协议;这一签约仪式不仅是对双方实力与信誉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合作共赢的美好期许。 随后,由全球共德提供技术支持的“广空间”校友合作平台正式上线启动;这标志着广工大校友会在数字化建设层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也为校友们的互动交流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广空间”小程序- 截至目前,共德生态伙伴体系已覆盖佛山市房地产商会、桂城总商会、南海区建筑业协会;近年更是走出佛山,触及至恩平、贵州等地,为恩平市建筑业协会、黔西南州建筑行业协会等大型商协会服务,这将进一步整合起各方资源,打通内外供需信息,把点串联成面,为生态伙伴突破地域限制,拓展更多商机。 -部分生态伙伴小程序一览- 在本次广东工业大学校友会数字新能源产研分会揭牌成立仪式上,全球共德生态伙伴体系再添新成员。今后,全球共德将积极发挥“双向”桥梁的核心作用,通过生态伙伴模式串联起更多商协会资源,助力开拓更多潜在商机、实现降本增效,大力畅通内外循环,打造供需对接的新生态。
-
以数字“建”未来丨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上线
2024-12-24为迎接新一轮建筑行业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共同探讨行业的发展新机遇,共创美好未来;12月18日下午,由佛山市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指导、佛山市南海区建筑业协会主办、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数字化分会承办的“以数字建未来”为主题的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数字化分会高质量发展交流大会圆满举办。 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副局长吴广成、副局长吴杰、建管科股长钟建安,南海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周泳锋以及南海区各优秀示范建筑企业与集成商代表们共同出席此次活动并见证了平台的上线。 会上,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副局长吴广成致辞时,就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工作提出了几点建议: 1、观大局,勇开新局,看准节奏制胜新赛道。南海建筑业在数字化发展上积极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丰富经验,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的发布是对前期工作的一次总结提升,更是南海建筑业落实国家战略部署所迈出的一小步。希望南海建筑业能加快数字化转型,突出数字化引领的赋能作用,为南海新质生产力发展蓄势。 2、明大事,乘势而上,立足南海面向中国。此次会议主题「以数字“建”未来」非常好,充分体现了南海建筑业企业的识变之智、求变之勇,在战略上主动升级,在业务上创新突围。下一步还需围绕数据安全、数据共享、产业升级、人才培养等工作,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谋划和布局未来南海建筑业发展;希望南海建筑业企业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带动产业上下游企业共同发展,擦亮南海建筑的名片。 3、创大业,再立新功,住建部门精准服务。水务局是企业的娘家人,更是企业的服务员,政企携手,一步一步推动企业做大做强。 -南海区住房城乡建设和水务局副局长吴广成- 南海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周泳锋发言时表示,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是一个集信息发布、技术交流、资源共享、业务合作于一体的综合性服务平台。平台将为建企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供需对接、技术咨询、人才培训等服务,帮助企业提升数字化水平。同时,平台还将整合建筑产业链上下游资源,促进企业间的合作交流,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数字化转型是建筑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此诚挚邀请广大建筑企业、集成商积极加入到平台中去,积极拥抱数字化时代,共同分享数字化发展的成果,为南海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注入全新活力。 -南海区建筑业协会会长周泳锋- 共德咨询总经理袁嘉对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进行了介绍,她表示,平台具有供需信息发布与匹配、数字化项目管理、技术创新交流、行业数据洞察、人才资源对接等多个功能,有效打破企业间的信息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合作;平台还能通过共德生态伙伴体系与其他商协会资源互通,形成良好的、跨地域的庞大行业生态,加速南海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 -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小程序- --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截图--随后,在全场领导嘉宾的见证下,由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数字化分会联合全球共德打造的南海建筑业数字化高质量发展平台正式上线启动。这将进一步推动南海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并促进供需双方的精准对接和高效合作。 -平台启动仪式- 期间,全球共德为南海区建筑业协会的重点企业赠送了数字化应用系统——智慧工地管理系统,旨在通过行业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加速推进南海区建筑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 -全球共德数字化应用系统赠送仪式- 专题分享环节,广东雄桥建设有限公司、工汇聚力(广州)智能建筑有限公司、南商学院、广联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广东华彻科技有限公司共五家企业代表分别上台分享了信息化和数字化在推动建设行业的数字化转型的积极意义。 -专题分享- 随着数字化技术在建筑行业的广泛应用,南海区建筑业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全球共德作为南海区建筑业协会数字化分会的会长单位,正积极付诸行动,助力商协会适应市场变化,提升行业竞争力,通过搭建数字化平台推动优质资源的整合,为南海区建筑业的数字化转型开创更多辉煌的新篇章。
-
全球共德携智慧工地亮相2024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
2024-12-23全球共德携智慧工地亮相2024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科技引领应急,创新守护安全 上周五,2024中国(南海)国际安全应急展览会(以下简称“2024佛山应急展”)在佛山南海国际会展中心圆满落幕。据统计,在为期三天的展期内,参展观众数量达1.2万人次,供销双方意向交易额达2亿元。 展会开幕式上,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就在致辞中表示,要推动南海区应急产业发展,一是夯实高质量发展的安全底座,坚持硬件和软件同时发力;二是增强产业集群的智造实力,充分发挥南海现有的产业优势;三是扩大城市民生的应用场景,让好产品在实战中发挥作用;四是打造会展商贸的区域品牌,发挥商贸物流优势,助力好产品走向国际市场;五是加快创新驱动的要素供给,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AI技术的应用,持续提升安全应急管理水平。 -南海区委副书记、区长王勇- 作为南海区首个安全应急产业专业展览会,2024佛山应急展致力打造一个高端的产业交流合作平台,加快推动安全应急产业高质量发展。此次展览会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与领军人物齐聚一堂,全球共德携智慧工地等创新数字化解决方案亮相。 全球共德通过本次展览会,对外展示了共德在安全应急行业中建筑领域的创新科技成果——智慧工地管理系统;系统多个功能模块囊括了工地管理中的“人、机、料、法、环”五要素,通过不同的功能组合,充分满足建筑企业、施工企业、监管单位等不同类型用户主体对于工地现场施工管理需求,以智能化手段解决施工监管痛点,有效降低用工、管理、监督等多重成本,提高项目的安全管理水平。 -全球共德智慧工地解决方案- 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现代城市所面临的灾害风险日益复杂多样。全球共德将继续以先进科技为核心、以智慧工地为载体,深耕建筑业的数字化变革,助力城市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安全治理现代化水平。